2030年預計全球勞動力的15%將被自動化所取代
作者:非標自動化 來源:本站 發表時間:2020-8-15 14:53:08 瀏覽:次
迫在眉睫的自動化威脅
麥肯錫(McKinsey)估計,通過調整現有技術,人們在全球范圍內獲得酬勞的活動中有一半具有自動化的潛力,相當于近15萬億美元的工資。該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,在2016年至2030年之間,預計全球勞動力的15%(約4億員工)將被自動化所取代。
AI不歧視;它有可能滲入幾乎每個行業。未來60%的職業中約有30%的活動可以實現自動化。
當麥肯錫研究AI的幾百個用例,它發現,先進的深學習技術部署人工神經網絡可能占到高達3.5萬億萬億$至$5.8會引發全球經濟的各主要行業年產值。
這些對于雇員而言是令人不安的數字,尤其是那些手工工作最容易被自動化替換的雇員。那么,雇主如何減輕恐懼并保護其寶貴的勞動力呢?
如何確保員工跟上步伐
具有諷刺意味的是,引起如此多恐懼的正是AI技術,實際上是解決方案的關鍵部分。公司不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來推動自動化,而且可以提高員工的職業生涯,從而開辟以前可能無法獲得或無法獲得的機會。
橫向增長(使員工能夠在日常工作之外的不同角色和項目中發展技能的策略)已被證明在留住員工(尤其是千禧一代)方面非常有效。人工智能可以幫助雇主查明員工的優勢和劣勢,并為他們提供合適的橫向增長機會,而又不脫離他們的日常職責。
工作的未來不僅取決于員工擴大技能范圍的能力,還取決于與尖端技術一起成功工作的能力。確實,越來越多的“超級職位”通過技術增加了傳統職位的工作和職責,從而擴大了工作范圍。它們涉及一組復雜的領域,技術和人員技能。從事這些工作的人有機會擴展自己的技能,并極大地提高他們在公司中的價值。
通過創建此類超級職位的技術,可以增強一系列領域中的現有角色。例如,在HR中,人才體驗軟件可以為專業人員提供有關員工行為和情緒的實時見解。這些見解與任何HR專業人員所需的基本人類技能(例如溝通和同理心)相結合,可以創建一個全新的角色:HR“經驗架構師”。
此外,學習和發展平臺可以使員工掌握新技能,以幫助他們適應職業發展。例如,CornerstoneOndemand可幫助組織招募,培訓和管理人員-簡化人工執行的過程,這些過程原本可能成本高昂,耗時。該平臺使用AI來個性化學習過程,這一策略在組織中越來越流行。
久經考驗的理論
許多組織已經在利用AI激勵有才能的員工留在公司。例如,聯合利華(Unilever)提供了一個內部人才市場,使員工與公司中的新職業機會和項目相匹配。自2018年推出以來,該解決方案已推廣到90多個國家/地區的50,000名員工,使整個組織的員工能夠發揮潛能,發展技能并釋放能力。
同樣,施耐德電氣最近啟動了一個內部“開放式人才市場”,利用人工智能在公司內部尋找員工的職業機會,包括兼職項目,全職職位和指導。這樣的創新平臺使人們能夠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,并使組織保留人才。替換一名員工的成本估計為該員工年薪的90%至200%,因此公司無力放棄這種技術。
人工智能是機遇而不是威脅
公司必須與AI充分利用,而不是與自動化的威脅作斗爭,而必須抓住這一增長機會。通過這樣做,雇主可以使人們擴展技能,發現新機會并實現自己的抱負-受益于強大,忠誠,雄心勃勃的員工隊伍,他們有能力應對未來。